一分鐘了解 影響 太陽光電發電五大因素
1.坐落的位置與氣候條件
緯度、降雨天數、山腳距離與周圍風速,皆有可能影響發電表現--如電廠在下雨機率較高的地區(例如:桃園、新北、台北、宜蘭等地),或是容易聚集午後雲霧的山腳處,都有可能降低發電效率;若是在較為空曠、風速較強的地方,則能協助太陽能板散熱,提升發電效率!
2.吸收太陽能源最佳角度:朝南傾斜20-30度
由於台灣位於北緯23.5度,若要直接接收垂直照射的太陽光,向南傾斜20-30度即能發揮最好的發電效率!但如果是屋頂型太陽能板的建設,則建議5-7度之間,除了考量屋主的活動空間外,也避免傾角過大造成危險。
3.太陽能板也需要看風水:最佳方位角 / 正南方
配合太陽軌跡東升、往南走、西落,最適合的方位為正南方,最能吸收太陽日月精華,不過在實際安裝中,屋頂型太陽能板需配合建築外型調整,導致電廠傾向東南或西南方,從而影響發電效率。
4.定期維護與沖刷,讓太陽能板維持發電效率
平時暴露在外的太陽能板,可能會因為鳥糞、粉塵等沾黏在太陽能板上,降低發電效率。雖然可以透過雨水沖刷,但也建議定期請人清潔;另外,太陽能板是一種電子產品,定期檢視與調整,才能維持發電效率
5.電廠附近有遮陰?9:00-15:00是能源吸收關鍵!
若電廠附近有大樹、大樓或違建而產生陰影落在太陽能板上,也會影響發電效率。建議找一個9:00-15:00 之間為全日曬的地點,讓能源吸收更有效率。
太陽能板在陰天氣候,依舊能發電嗎?
可以! 即使光照減弱,太陽能板仍能利用散射光發電,但是效率會隨雲層厚度降低:輕雲影響20-30%,中雲30-50%,厚雲或雨天則減少50%以上。不過在配備高效逆變器與儲能系統之下,依然能有效利用陰天電力!
資料來源:SEMI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